我們利用此功能允許使用者僅寫入包含/app/tilechat/users/ USER ID 的主題。使用者永遠不能直接在收件者的主題上書寫。這種機制確保每個客戶端只能將訊息寫入指定的路徑,如下例所示:並使用 AMQP 發布操作將其轉送至指定的接收者路徑,遵循以下模式: /apps/tilechat/users/RECIPIENT-USER-ID/SENDER-USER-ID/messages/clientadded 接收者透過 MQTT 發布通知接收訊息,該通知一旦解碼,就會通知新訊息到達,如路徑的特定末端(例如「/clientadded」)所示。 透過此系統的實現,Chat21創建了一個功能上相當於「收件匣」的結構,其中訊息不是直接在客戶端之間傳輸,而是由觀察者(Chat21伺服器)介導,從而允許在隱私、安全性、資料持久性和 斯洛維尼亞電話號碼數據 特定訊息策略的應用,包括封鎖使用者的能力。 採用基於 RabbitMQ JWT 令牌的細粒度安全模型進一步增強了系統安全性,該模型將使用者操作限制在指定的位置,從而防止未經授權的存取或修改他人的郵箱。 總而言之,所討論的訊息系統的操作模型受到SMTP/POP3 電子郵件協議原理的啟發,其中訊息被發送到指定的郵件伺服器郵箱(路徑「/outgoing」),隨後由觀察者重定向發送到收件人的收件匣,一旦收件者與RabbitMQ 建立連接,它們就可用。 與僅提供與訊息傳遞相關的功能的基於 MQTT 的原始訊息傳遞引擎相比,Tiledesk添加了一些面向「支援」聊天的功能。這些代表了傳統群組聊天的演變,其特點是可以「即時」實例化,並可以將一個或多個聊天機器人與同一群組內的人員一起託管,以優化請求的管理。

此外,該平台支援創建匿名用戶,保證簡化和立即存取支援服務,以及創建具有高級身份驗證機制的用戶。 最後,Tiledesk 整合了一個強大的自動化引擎,能夠透過使用無程式碼、基於人工智慧的生成工具來解釋和實現複雜的邏輯。這使得自動化工作流程的設計變得靈活且易於訪問,從而提高支援服務效率、縮短回應時間並根據特定用戶需求自訂互動。 結論 說到數字。實際上,使用我們的即時訊息引擎,我們平均每秒交換 200 則訊息,峰值僅為 500 則訊息/秒。選擇經過市場驗證的協議和平台(例如 MQTT 和 RabbitMQ)是正確的選擇。由於靈活的標準 (MQTT),我們可以非常快速地發展訊息傳遞引擎,滿足所有即將推出的 Tiledesk 需求。我們有很多未來的需求。由於AI在Tiledesk的滲透,消息引擎最先受到了AI浪潮的影響。例如,我們正在添加廣播文字訊息的功能,這是生成式 AI 所必需的功能,目的是透過盡快返回訊息文字(或其一部分)來減少產生 LLM 回應的長時間延遲。對於 XMPP,這是一個不可能的進展,而 MQTT/RabbitMQ 則提供了極大的靈活性。大型訊息傳遞廠商已經轉而選擇 MQTT 進行訊息傳遞(例如Facebook Messenger),而且可能還會有更多。我們發布了開源Chat21 引擎,讓每個人都有機會使用它或將其用作自己的訊息傳遞引擎的原型。它是 MIT 許可證,具有最大的靈活性。